警惕!重庆这类房子或将失去流通性,买房人要血亏!

重庆楼市情报 2022-02-17 14:10:06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上周末,有个粉丝朋友在后台私信,说最近想要买房。去比较热门的几个区域看了下房子,价格几乎都不在他承受的范围之内。作为一个预算不足的刚需,现在很纠结要不要在城市中心买老破小。 若是选择购买老破小,又担忧未来城市核心区的高层会不会面临“贫民窟”化。 他的这两个疑问,都牵扯到,传统的市中心,未来是否还有价

上周末,有个粉丝朋友在后台私信,说最近想要买房。去比较热门的几个区域看了下房子,价格几乎都不在他承受的范围之内。作为一个预算不足的刚需,现在很纠结要不要在城市中心买老破小。

若是选择购买老破小,又担忧未来城市核心区的高层会不会面临“贫民窟”化。

他的这两个疑问,都牵扯到,传统的市中心,未来是否还有价值?

01

-

提到市中心,以前想到的更多是繁华。

但随着城市不断发展,传统的市中心,却面临另一个现象—市中心“空心化”?

市中心空心化这一现象来自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核心城市。

表现为市中心人口减少,城建老化,居住人群也以老年人、或者低收入群体为主,市政服务水平也相对一般。

图源网络

这个过程是多重原因造成的,但发达国家当城镇化的速度逐渐放缓,这时候,市中心已经有几百年发展的历史了,曾经规划一般,又碰上城市规划、建筑时间都已非常久远。

此外,像纽约这类城市,曾经一度热衷建设郊区新城,对郊区的投入远大于市中心。

加上纽约的富人区教育资源、市政资源和纳税直接相关,形成了居住群体,富人追求更好的居住环境、配套服务情况下,市中心空心化就会愈演愈烈。

所以,市中心空心化是城镇化中后期,核心区缺乏维护,或者维护改造成本高,人、产业、规划等资源向周边新城聚集造成的。

02

-

作为发展中国家,我们有没有市中心“空心化”的现象?

从1978年开始,中国的城市也开始快速扩张。北京1978年还没有三环路,重庆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不足5平方米。

而到目前,北京已经开始修建大七环,重庆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到36.53平方米,是1978年的7倍多。

人口来看,中国这些十几个人口千万级的城市,城市所承载的人口密度,比国外要高得多,当下的核心城市,几乎不存在人口空心化的情况。

图源网络

但是,从产业角度看,现在很多城市中心已经成为商贸、服务业为主,而制造业、高新技术产业、前沿产业都逐渐落地在新区。

比如重庆,很多人在老城区居住,但上班在两江新区,城市的GDP也基本都是开发区和新区贡献。

03

-

这是城市中心的现状,那未来呢?

未来市中心城市基建是否还能更新,产业是否还能回流,并带动住宅更新,人口回流?

很多城市也都在进行市中心的复兴计划,但在这个过程中,要拆迁大量城中村,城市中心的土地关系错综复杂,拆迁难度高,成本高。

加上,市中心其实拆不出来多少地,拆出来也是小规模的住宅用地或商业用地,很难解决城市规划更新,产业导入的问题。

此外,去年8月底,住建局也发布了《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》的通知:

严格控制大规模拆迁。这就在成本、规定等方面,对城市更新有了更多的限制。

落到重庆,大家也能感受到,这两年重庆主城的拆迁已经很少了。

所以,可以有个基本的结论:无论是城市更新、产业回流、住宅改善,太难了。

04

-

还有一个疑问是:那新区会不会从市中心吸纳走很多人?

这个主要还是看板块,比如现在的热门板块中央公园。

经过多年开发,如今中央公园已大城初成,有30多家政府机构50余家政企和上百家世界500强进驻于此,未来这里的常住人口达到100万+,年流动人口超过120万人(数据来源:人民网重庆频道)。

图源网络

此外,作为两江新区的几何位置中心,周边5公里范围内,有中新前沿科技城、悦来会展城、仙桃大数据谷、汽车制造产业园等产业。

还有强大的商圈配套,根据规划2022年,两江国际商务中心商业体量将达到420万㎡,2025年将达到600万㎡,体量堪比观音桥商圈。2021年底,中央公园商圈的排名前列批商业已经开业了,当时还引起了一阵不小的热议。

两江国际商务中心开业当天

根据以上,这个板块必然会从主城区吸纳人口,并且入驻这个区域的人口,更多的年轻的、产业人群。

这样市中心剩下的则是偏向老年人、服务、商贸业。

另外,前段时间,重庆2021年各区县GDP出炉,璧山区、大足区的GDP增速甩出其他区不少。

某种程度来说,这和区域内的基建投资、招商引资有关。

在重庆还处于城市扩张期的当下,新区必然是发力的重点。

05

-

最后,基于上述的城市发展现象和趋势,就文章开头提出的两个问题,也就有了显而易见的答案。

一、人口:不会出现空心化,但产业人口逐渐往新区转移。

二、城建:城市更新所涉及的城市面貌、市政配套的难度高。

三、产业:基本不会布局前沿产业,以商贸服务为主。

这种情况下,就重庆来说,市中心尤其是渝中区,建筑年代更为久远,同时有文保限制,老破小尽量别碰。

这些房子在二手房市场,也多面临银行拒贷,居住条件差,流通性降低,此外,周边城市配套、环境变化小,也缺乏区域增值红利带来的资产价值。

这些房子,更多最后的宿命是出租,或者就近从事商贸服务、就近就业的部分自住为主。

至于是否会贫民窟化,我们的市政服务毕竟是统筹,总体来说还是有所保障的,但老城区和新区的差异是存在的。

关于买房地段相关,大家还有什么想交流、提问的,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。
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